皇昌營造擴大海事版圖 自主船機隊領航未來
近六年來,皇昌營造戰略版圖由陸上延伸至海域,大力投入海事工程。憑藉精準的施工規劃及自有船機隊等策略,有效克服海象變化與工期壓力,提前完工重大工程案件「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(觀塘一期)」,創下業界罕見佳績。
超前完工 樹立海事工程標竿
在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一案中,皇昌營造總共建置了138座沉箱,其中包括全台規模最大的沉箱,規格達25×30×27公尺。由於海事工程極度依賴天候條件,作業必須在風浪低於一米時進行,加上冬季東北季風的影響,施工一度極具挑戰。為應對嚴峻的工期考驗,皇昌營造嚴密掌控每一個工作日,憑藉周密的計畫與彈性的調度,提前完工觀塘一期,觀塘二期更是進度超前,充分體現其卓越的工程管理與執行能力。
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,皇昌營造迅速調整策略,自組大型海事船機隊,聚集業界頂尖專家,應對缺工難題;同時,在得標後即預先採購石料,並新建觀音混凝土廠以提升供料效率,確保工程進度不受外部因素干擾。針對台北港與觀塘工區間的協調挑戰,皇昌營造採取「長程拖航」策略。在靜穩度佳之台北港進行沉箱初步作業後,再將沉箱由拖船拖航三十六公里至觀塘進行填裝與定位。此舉不僅克服了海象變化等不可控因素,也使得工期得以精確掌控,保障工程品質與進度。


從零起步 打造全方位船機隊陣容
過去六年間,皇昌營造從零開始,建立起擁有三十八艘船機的專業船機隊。其中包括五艘浮沉台船,四艘達萬噸級;十四艘工作平台船搭配長臂怪手,滿足大規模沉箱回填砂需求;以及台灣最大規模的五艘開底式拋石船,強化觀塘港拋石作業能力;全台唯一減壓艙平台船,確保潛水員安全作業;離岸式預拌混凝土船「皇昌100號」,則為臺灣首艘自產自製的預拌混凝土船。
自有船機不僅賦予公司高度機動性,靈活應對氣候變化,更減少了向國外租借設備所產生的額外費用,同時憑藉嶄新設備與自主維護,進一步穩固工程品質。預計日後將繼續擴充船機隊,引進更多尖端設備,並積極爭取海事相關工程標案。
揚帆海事 航向藍海新紀元
皇昌營造以堅實的技術實力、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與自主的船機隊,成功克服海事工程面臨的各項挑戰,為國內海事領域樹立標杆。未來皇昌營造將持續深耕海事領域,憑藉穩健與創新,航向更廣闊的海洋市場。